朱永新:和教師一起書寫生命傳奇
?
滴石齋的燈光和“朱氏文風”
讀書周刊:在書中,有教師問,如何合理安排時間才能使教師釋放自己的空間,從而得到更大的發(fā)展。我特別喜歡您關(guān)于控制心靈的藝術(shù)的說法。
朱永新:要使一個人專注,表面上看需要有駕馭時間的本領(lǐng),其實更需要有控制心靈的藝術(shù)。在今天這個充滿喧囂、誘惑的時代,更需要修煉這種藝術(shù)。
我覺得教師特別需要合理利用自己的整塊時間,比如寒暑假,可以集中整理自己的教學心得,記錄自己的生命敘事。
讀書周刊:您身兼數(shù)職卻總給人精力充沛的感覺。記得十多年前采訪您時我就問過關(guān)于時間分配的問題,當時您是蘇州市副市長,戲稱自己“星期天為理想打工”,您也多次提到小時候父親敦促早起練字使您養(yǎng)成了早起的習慣。
朱永新:是的,我覺得那是父親給我的最好禮物。晚上讀書,早起寫作,幾十年來已經(jīng)形成了我的生物鐘。我的大部分文章都是利用別人休閑娛樂的時間完成的,所以我堅信,閱讀、寫作的時間擠擠總是有的。我的微博大多是早間寫的,分“一言難忘”“教育閑思”“新父母晨誦”“書香中國”等幾個主題。前年我當爺爺了,所以新開了“童書過眼錄”板塊,為父母們推薦童書。
讀書周刊:您許多文章的末尾都標有“北京滴石齋”,有什么特殊含義嗎?
朱永新:那是我給自己書房的命名,取水滴石穿之意,我想強調(diào)一種堅持的精神。工作再忙也要堅持讀書,堅持寫作,堅持下學校,新教育實驗這些年的發(fā)展,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堅持。
讀書周刊:在各地學校采訪,總能聽到老師們對您的著作如數(shù)家珍,尤其是《我的教育理想》,很多教師說這本書點燃了他們沉睡已久的教育激情。從發(fā)行量看,這本書確實已經(jīng)成為教育暢銷書、長銷書,您覺得原因何在?
朱永新:我想可能和我親近教師的態(tài)度有關(guān),也有人說,我獨特的話語方式受到教師的歡迎。我的自我評價是,我不是最有學問的,但肯定是和教師貼得最近的。這些年我基本每年跑100所左右的學校,和一線的老師接觸多了,和學校接觸多了,能看到更真實的教育問題,也更了解教育關(guān)鍵點、矛盾點。
讀書周刊:您的文風質(zhì)樸而富有激情,《致教師》這本書的第四輯收錄的6篇隨筆是近幾年為教師寫的新年致辭。在歲末為什么會有話想對教師說?主題又是怎樣確定的?
朱永新:以前過年的時候會給朋友寫信,有人說你應該給教師寫信。于是,從2009年年底,我就開始每年新年前夕給教師寫一封信。主題都是我覺得對教師比較重要的問題,如理想、信念、愛。我希望老師們能在新的一年給自己一個期許,找到新的方向。其實無論是《我們正在漲潮的海上》《每朵烏云背后都有陽光》,還是《向沒被污染的遠方重新出發(fā)》《愛教育就是愛自己》,都是我想與老師們共勉的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