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艷紅:一條路,濃縮四十年
對于人生,40年幾乎是半輩子,足夠漫長。但放到時間或者歷史的長河里,卻只在須臾間。我們這代人最幸運的一件事,是在人生最壯美的年齡段恰好與一個大變革時代同步。
生于七十年代的我是幸運的。脫離了政治運動的漩渦,也沒有過饑不果腹的痛苦,在小學時就趕上了改革開放,從此和祖國一起開始了這精彩的四十年。
九十年代初,我畢業(yè)分配到淮南,在這里工作生活,還有幸成為了民進組織中的一員。在近三十年的歲月里,我再次見證和參與了淮南這座城市的變遷。
那時候的洞山中路剛修建好沒有多久,寬闊的馬路筆直地伸向遠方。那個時候的大路上,車輛很稀少,平板車,三輪車,自行車,偶爾幾輛長長的公交車……尤其是到晚上六七點后,公交車停運后,整個馬路上幾乎可以進行馬拉松比賽。清楚地記得,有次有個同學從田家庵街里來拜訪,結果晚上九點多多回去的時候就找不到車子,然后走路了一個多小時才回到家里。
三十年后,這條大路依然是淮南市最主要的市區(qū)干線,溝通著山北老城區(qū)和山南新區(qū),連接市內(nèi)東西南北。今天這條大路上車水馬龍,霓虹閃爍。繁忙依舊,五十年不過時,當時的設計者是多么有遠見。正是這條路,在每年的豆腐文化節(jié)的時候,張燈結彩,車水馬龍,迎接著來自五湖四海的賓客,成為淮南市對外開放的一張靚麗的名片。
而這條路,從最開始的石渣路到水泥路,到現(xiàn)在的瀝青路,從兩車道到四車道變成現(xiàn)在的六車道到八車道,道路越來越寬闊,街道面貌越來越干凈,街口紅綠燈也越來越多,旁邊的花草樹木也越來越茂盛……她在見證著淮南這座五彩城市的日新月異,見證著祖國的繁榮富強。
這條道路,還親眼目睹了這三十年公共交通工具的變化。上世紀八十年代以來,隨著城市公交優(yōu)先發(fā)展戰(zhàn)略的大力實施,淮南城市交通功能得到顯著提升。居民出行使用的個人交通工具從最早的自行車、摩托車、電動車,發(fā)展到家用汽車;使用的公共交通工具,也從最初的公交車、普通客車、火車,發(fā)展到廣為人們接受的出租車、豪華大巴、空調(diào)快客和飛機。
到了今天,隨著共享經(jīng)濟的盛行,在淮南的街頭巷尾,還到處可以見到擺放得整整齊齊的共享單車,淮南人親切地稱他們?yōu)椤盎葱【G”,她已經(jīng)在這個城市安家落戶,開花結果。成為市民的好朋友。
在這條城市的主干道兩邊,到處是高樓林立。從前低矮整齊劃一的“火柴盒”、矮平房變成了高高矮矮、參差不齊卻又錯落有致的樓群,傳統(tǒng)的,現(xiàn)代的,東西方融合的……交相輝映,猶如一首首凝固的音樂。在山南新區(qū),一座黑色的鋼琴房和白色的小提琴建筑,已經(jīng)成為新淮南標志性的名片。
放眼百里煤城的新老城區(qū)、近郊,大規(guī)模如火如荼的舊城改造民生工程和新建、改擴建的城市基礎設施相互輝映,舒展延伸,構建了未來“宜居、宜游、宜創(chuàng)業(yè)”的山水園林城市新框架。從平房到樓房,從筒子樓到一屋一廚,從大雜院到住宅小區(qū),從福利房再到商品房,從一家?guī)卓谌宋伨釉谑嗥椒矫椎亩肥?,到現(xiàn)在一家人享受著百平方米的居室——房子,已成為四十年來我們告別舊生活走進新時代的重要見證?!?/p>
四十年,變化太大,大到天壤之別;四十年,變化太多,多得數(shù)不勝數(shù)。我們驕傲,我們是這個偉大時代的參與者,建設者;我們驕傲,我們將見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引領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這是一條寬闊的馬路,這是一條改革之路,這是一條通向富裕的康莊大道,這是一條振興中華的復興之路!我們淮南民進在黨和政府的堅強領導下,正在用汗水和智慧耕耘這塊古老的土地,讓她更加美麗,更加富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