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崇清:新教育學和新中國高等教育的奠基人之一
1942年,正值抗日戰(zhàn)爭中期,也是蔣介石掀起第二次反共高潮的時期。許崇清鼓勵青年站在時代的前頭,以堅定和強干去實踐去創(chuàng)造我國文化的新階段。他教育青年,學習不要好高騖遠,不要對經驗的科學還未摸著頭緒,就高談其哲理。批評有些人輕視我國歷史文化遺產,甚至連中國語文也不肯下功夫。寫文章,錯別字連篇,卻自命“巨子”,武斷鄉(xiāng)曲,這副臉皮令人難看。
1944年底,日本侵略軍進攻韶關一帶。許崇清攜帶家屬撤退到連縣三江鎮(zhèn)。稍后,中山大學一部分師生亦由坪石突圍到這里,設立了中大連縣分教處。于是,在抗日戰(zhàn)爭最困難而又最臨近勝利的時刻,他又和中山大學聯(lián)系在一起了。許崇清在他的臨時住所里,以床板為書桌,為逃難到來的學生授課。當時連縣已成為日軍四面包圍的孤島,隨時都有淪陷的危險,但他終于在這里迎來了抗戰(zhàn)勝利。
1945年10月初,許崇清和他的家人回到了久別的故鄉(xiāng)——廣州。1946年,中國革命進入了解放戰(zhàn)爭時期,爭取政治自由與文化自由成為國民黨統(tǒng)治區(qū)人民的呼聲。1946年,他當時在廣州復刊的《新建設》雜志上發(fā)表了《自由底涵義與文化底自由》一文,論述了政治民主與文化自由的關系,認為真正的徹底的民主社會,才能保證文化的自由,批評了當時中國的專制統(tǒng)治。這個刊物仍是以他的名義主編的,登載了許多進步學者的文章。這一年,《新建設》被迫停刊。
1946—1948年期間,許崇清雖仍掛有空頭職銜,但實際上是做教學和研究工作。他接受中山大學和江蘇社會教育學院的聘請,講授教育哲學和哲學概論,經常來往于廣州、上海、蘇州、南京之間,并支持學生的“反內戰(zhàn)”運動。
1948年,許崇清在中山大學教育研究所出版的《教育研究》上,發(fā)表了《人類底實踐與教育底由來》,這篇論文是他長期以來對教育的本質進行深入研究的成果。學者認為,他的論述“發(fā)展了馬克思主義教育哲學”。
1949年初,許崇清離開廣州到香港。他在香港《文匯報》發(fā)表了《教育的過去與將來》等文章。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時,他參加了港九教育工作者的慶祝大會,并呼吁華南教育工作者“堅決和人民結合在一起,為建設統(tǒng)一、獨立、繁榮、民主的新中國而斗爭”。還發(fā)表了《迎接新中國教育工作者底新方向》的文章。
是年11月,許崇清回到解放后的廣州,任廣州市人民政府委員,并接受了廣東省軍事管制委員會的指派,接管私立廣州大學,并擔任了該校校長。
1950年6月,許崇清赴北京出席了第一次全國高等教育會議。
此后,許崇清歷任全國人大代表、全國政協(xié)委員、廣東省副省長,擔任中山大學校長直至逝世。
中山大學的校慶原為11月11日,這是該校建立時誤認為這一天是孫中山生辰所致。許崇清上任后建議將中大校慶日改為11月12日真正的孫中山誕辰這一天,經宋慶齡同意而實行。
1952年10月高等院校進行院系調整。中山大學調整成為一所以文、理科為主的綜合性大學,由廣州市東郊石牌遷到南郊康樂,許崇清繼續(xù)任校長。
此后,在繁忙的行政工作和政治活動中,他還堅持學術研究。1956年,在中山大學第三次科學討論會上,許崇清作了《人的全面發(fā)展的教育任務》的研究報告。這篇報告以辯證唯物論觀點深刻地闡明了“人的全面發(fā)展”的含義,分析批判了國內外有關這個問題的各種錯誤解釋。這篇報告引起中國教育界的重視,當時學術界有人認為,這是新中國建立以來最有戰(zhàn)斗性和科學性的教育論著。也有人認為,這是許祟清晚年的一篇最成熟的重要論著。
1958年對于當時開展的“教育革命”,他從哲學的角度提出了自己的見解,認為這是解決人民教育發(fā)展過程中內部矛盾的問題,應采取“漸進”形式進行,不贊成那時的政治運動的方式。
許崇清具有堅持不懈的學習精神,活到老,學到老,即使到了晚年,仍堅持閱讀各種學術著作。他常從馬克思、恩格斯的德文原著中,找出一些句子,指出我國當時有些譯本里的翻譯錯誤以至由此而造成的理解錯誤。
他對國內外大事一直密切注視,曾發(fā)表支持美國黑人反對種族歧視的聲明。他在60年代初期的時事學習筆記中,就曾對蘇聯(lián)未來10年面臨的問題,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指出:如果不采取“斷然行動來改進全國的農業(yè),調整緩慢的工業(yè)增長以及促進消費品的生產”,而堅持走“偏重軍事和基礎工業(yè),加強它在征服宇宙空間方面的建立威信的計劃”,則會產生嚴重的后果。
他酷愛藝術和體育,直到晚年還經常到劇院欣賞各種演出。1964年,76歲的許崇清曾參加廣州市群眾攀登白云山的活動。他有一手好書法,字跡清秀有力,是華南有名的書法家之一。
許崇清于1952年8月15日加入中國民主促進會。他是民進廣州市委會的第一任領導人。他對會務工作極端認真負責,為民進廣州市委會的建設,為黨的統(tǒng)一戰(zhàn)線,作出了貢獻。他十分懷念在臺灣的教育界老朋友和中山大學校友,曾多次向臺灣教育界人士發(fā)表談話,盼望能與他們一道為發(fā)展中華民族的文化教育事業(yè)貢獻力量。
1969年3月14日,許崇清病逝于廣州,終年82歲。
1988年1月,廣東教育界和學術界舉行紀念許崇清誕辰一百周年大會,與會者將他譽為“新教育學和新中國高等教育的奠基人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