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關于加強和完善護理成本核算的提案

發(fā)布時間:2019-03-01  來源:民進中央

放大

縮小

  隨著衛(wèi)生事業(yè)改革進一步深化,成本核算已成為醫(yī)院及衛(wèi)生事業(yè)機構管理的一種重要手段和組成部分,而護理成本是醫(yī)院成本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度珖t(yī)療服務價格項目規(guī)范(試行2001版)》中,與護理相關的收費項目僅30余項,占總的收費項目3971項的1%。修訂后的《全國醫(yī)療服務價格項目規(guī)范(2012年版)》中,護理相關收費項目增加至100余項,但各省在實施定價過程中,仍未將新增的諸多項目納入收費。護理收費仍存在漏項多、標準偏低問題,嚴重制約了目前護理市場的需求。

  主要問題表現在:一是護理成本核算研究起步較晚,發(fā)展緩慢,核算指標體系不完善。目前主要采用項目法進行護理成本核算,但實際操作中具體服務項目的界定并不明確,國內有研究人員將整體護理內容的護理成本分為10項、32項6大類和61項3大類。相比國外,20世紀90年代美國評估的具體護理干預內容共433項,并把項目內容和護理時間作為成本定價依據,21世紀后護理項目已增加至486項。二是研究及教育水平有待提升。雖然護理成本核算研究在近年有一定的發(fā)展并獲得了國內24類基金項目的支持,但總體上護理成本核算研究比較零散,大多屬于個人或小部門的自發(fā)研究,政府部門基金支持較少。高等院校課程設置未涉及護理經濟學的相關知識,護理人員在校期間未得到專業(yè)培訓;醫(yī)療機構重實踐輕管理的理念致使在臨床上很難開展護理成本核算人員的培養(yǎng)。三是公立醫(yī)院的社會性致使護理服務項目收費偏低,受護理成本核算體系和護理服務自身特性的影響,許多護理項目尚未納入成本核算的范疇,致使護士最終的勞動價值和社會價值被忽略。

  為此,建議:

  一、更新護理管理理念。長期以來,受福利性政策的影響,我國護理人員在護理服務中重護理質量、輕成本核算,重社會效益、輕經濟效益。為達到護理資源開發(fā)和配置利用的最優(yōu)化,必須要強調護理服務中經濟管理的重要性,從排斥經濟問題到積極大膽研究經濟問題。

  二、建立和完善護理成本核算體系。使護理成本從醫(yī)療成本中分離出來,形成護理成本核算體系,包括護理服務內容體系,護理服務方法體系,護理知識保障體系,既可加強護理知識、技術、質量、信息、物質的管理,又為提高護理服務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提供保證。在護理管理中,不但要對醫(yī)院護理成本進行統計、核查和監(jiān)督考評,還要注重規(guī)范物資的統一采購與管理,健全各項領用制度。將經濟管理成本核算作為護理檢查中的一項內容,對患者有關費用及所用的材料、耗品的成本等進行核算。

  三、合理調整護理服務價格。加快護理經濟研究,建立適合我國國情的醫(yī)院護理成本模式,使護理成本核算科學化、規(guī)范化和標準化,為護理業(yè)進入市場提供保證。要合理調整包含科技含量、風險責任含量、體力消耗含量的勞務消耗的價格,邀請護理專家根據技術難度、勞動強度和所耗的時間來共同制訂護理服務價格。價格制訂中應堅持價值綜合化、市場化、貨幣化、效益化等原則。

  四、加強對護理經濟效益知識的培訓。在高等護理專業(yè)中設置護理經濟學課程,并計學時學分,使護生在校期間大致了解成本核算的意義、內容、方法等,以便今后進入臨床之時就有成本意識,且為以后開展成本研究奠定基礎。醫(yī)院在護士執(zhí)業(yè)期間通過繼續(xù)教育加強和深化護士的成本核算意識,提高主動參與成本管理的意識。通過舉辦護理經濟效益知識、醫(yī)院財務制度等講座或請財務專業(yè)人員講授有關成本核算、預算、收入、支出等財務知識,增強成本核算意識。在保證護理服務質量的同時抓好“開源節(jié)流”,提高醫(yī)院的經濟效益。護理管理者應對護理人員進行護理成本教育,使護士了解在為患者提供服務過程中實際消耗的人力、物力、財力,分析效益差額,提高護理經濟收益。

作者:     責任編輯:邵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