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為首頁  加入收藏 手機版

參政議政平臺 郵箱登陸

當前位置: 首頁>微專題>熱烈慶祝第38個教師節(jié)暨2022·教師發(fā)展論壇>2022楷模|民進老一輩教育名家

一代通人張志公

發(fā)布時間:2020-09-01     來源:

放大

縮小

  個人簡介: 

  張志公,語言學家及語文教育家。河北省南皮縣人。1937年入中央大學,后轉入金陵大學外語系,學習外國文學和語言學。畢業(yè)后曾歷任金陵大學、海南大學副教授,開明書店編輯,《語文學習》主編,人民教育出版社漢語編輯室主任,《中國語文》編委,人民教育出版社外語編輯室主任,中國文字改革委員會委員,語言研究所學術委員會委員,北京市語言學會會長,北京外語學會會長,全國中學語文教學研究會副會長,邏輯與語言研究會顧問,北京語文教學研究會顧問,《中學語文教學》顧問,《語文教學與研究》顧問,中國民主促進會中央委員會常務委員等。 

  他在語言文字學領域的貢獻主要體現(xiàn)在漢語語法和修辭及語文教育方面。在語法修辭方面,他著有《漢語語法常識》(中國青年出版社,1953年,上海教育出版社,1959年修訂)、《修辭概要》(中國青年出版社,1954年,上海新知識出版社,1957年修訂)、《語法學習講話》(上海教育出版社,1962年)、《語法和語法教學》(主編,人民教育出版社,1956年)等。其中《漢語語法常識》一書,自成體系,對漢語詞類劃分進行了新的處理。該書注重實際應用,以豐富詳實的實例,深入淺出地論述了漢語語法現(xiàn)象和規(guī)律,深受廣大讀者的歡迎,成為當時影響較大的語法書之一?!墩Z法學習講話》是一本通俗而富于新意的語法書,對語法知識的普及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他主持制定的《暫擬漢語教學語法系統(tǒng)》及主編的中學《漢語》教科書(人民教育出版社,1953年,后更名為《漢語知識》,人民教育出版社,1959年)以及由他主編的為介紹和闡述該語法系統(tǒng)而出版的論文集《語法和語法教學》是他對現(xiàn)代漢語語法的最大貢獻。該系統(tǒng)長期以來一直是中學語法教學,不少高等院校尤其是高等師范院校的現(xiàn)代漢語語法教學的主要依據,對現(xiàn)代漢語語法的教學和研究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此外,他還有不少論文來闡述自己的語法論點,如《關于漢語句法研究的幾點意見》(《語文學習》1956年第4期)、《語法研究的理論意義和實用意義》(《中國語文》1957年第1期)、《一般的、特殊的、個別的》(《語文學習》1954年第4期)、《可能的和必要的》(《語文學習》1954年第5期)等。《修辭概要》一書打破以往修辭學著作以講辭格為主的局面,而將修辭與語法聯(lián)系起來,并講到了風格學。此外,他還提出了“漢語辭章學”的概念,并撰文《辭章學 修辭學 風格學》(《中國語文》1968年第8期)和《談辭章之學》(《新聞業(yè)務》1962年第2期)等,初步構擬出漢語辭章學的理論框架。在語文教育方面,他著有《傳統(tǒng)語文教育初探》(上海教育出版社,1962年)、《漫談語文教學》(福建人民教育出版社,1963年)等?!秱鹘y(tǒng)語文教育初探》一書通過對蒙學和蒙書所進行的系統(tǒng)研究與整理,對中國傳統(tǒng)語文教育的實踐和經驗進行了整理和總結,具有極高的學術價值。另有關于外語教育的一些論著,如《怎樣學習俄語》等。此外,他還主編了《現(xiàn)代漢語》(人民教育出版社,1982年)教材,有《語文教學論集》(福建教育出版社,1981年)、《張志公論語文教學改革》(江蘇教育出版社,1987年)、《張志公文集》(廣東教育出版社,1991年)等著作。
 

張志公和江澤民同志親切握手 

江澤民同志和張志公親切握手

張志公和冰心在一起 

張志公和冰心在一起

  個人事跡: 

  ──題記:張志公一生最大的特點就是“通”,他溝通了語言學的各個門類,溝通了漢語界和外語界,溝通了高等教育的語言文字教學和基礎教育的語言教學,溝通了各個學派,還溝通了老中青三代人。

  在20世紀后半期的中國人文學界,張志公是一位有著獨特地位的學者。他是繼葉圣陶之后,再次為人民教育出版社贏得巨大社會聲譽的語言學者、教育家和社會活動家。

  (一)“迂回包抄”的求學之路

  河北南皮縣名人輩出。19世紀下半葉出了一個“張南皮”—張之洞,曾官居湖廣總督,與曾國藩、李鴻章同為晚清名臣、封疆重吏。20世紀下半葉另一個“張南皮”也是享譽神州的大學者,即張志公。

  張志公祖籍南皮,1918年生于北京,父親是從事工程測繪的政府職員。少年時隨父親工作調動屢屢遷徙,先后生活和就讀于沈陽、南皮、天津、開封等地。與同時代很多傳統(tǒng)學者相比,張志公并非出身書香世家,從小也沒有受過“不近人情”的傳統(tǒng)蒙學訓練,而是比較系統(tǒng)正規(guī)的新式學校教育。這在客觀上是有利于一個人眼界開闊,見識清通,文理藝術各科全面發(fā)展。當然,就他個人的旨趣來說,一直偏好英文和文史一類。

  高中,張志公考入了河南名校──開封高級中學。用他的話說,“開高”名師薈萃,“有一窩子北大優(yōu)秀畢業(yè)生,地地道道的蔡元培派”,他們在治校、教學中奉行蔡元培主張,提倡學術民主,兼收并蓄,全面發(fā)展。這種校風一直讓他津津樂道。步入青春的張志公逐漸展露了多方面的愛好和才情。他喜歡體育,是籃球、排球和網球的高手;喜歡戲劇,高中至大學期間一直組織和參與話劇社;演講比賽獲過全省第一,精彩詞句和段落屢屢贏得全場掌聲。在學習上,文理皆優(yōu),但高二分科時,他選擇了理科。

  “想法是:大學我將學文科(很可能學外語,也喜歡文史哲),在中學時代先把理科基礎打好些,否則,到了大學再不接觸理科,只憑初中那點常識,太少了,就會成為只知文不知理的瘸腿子人了。那可不好。直到現(xiàn)在,我仍然不贊成高考的一種辦法(分科)?!?/p>

  這一段話還是很讓人感觸的。從十六七歲起,張志公就基本確立了自己的發(fā)展方向,并且冷靜自覺的完善知識結構(打下理科基礎)?;叵胛覀兇蠖鄶?shù)人的青年時代,學文學理基本上是隨大流,或者賭一門,豈有這份周全心思。張志公高中畢業(yè),先后參加了三個大學的自主招生,北京大學、唐山交大,最終被錄取到中央大學化工系(后又先后轉至中央大學和金陵大學的外語系,直到1945年27歲時才獲得大學文憑。)回顧張志公的求學和研究道路,他有意識地迂回了一個大圈子,初選理工、再入外語(主修英語、法語,自學俄語和日語,畢業(yè)后又從事多年外語教學),最后才回到他早已看好的學術陣地──漢語語言學。這看似多余的一些路,對他的研究裨益不盡。早年扎實的理工科基本訓練,使他具備了超乎常人的邏輯思維能力,這對于注重客觀分析、縝密論證的語言語法研究是不可或缺的。而熟練駕馭多種外語,讓這個“語言天才”得以隨意出入不同的語言環(huán)境,擁有開闊的學術視野和隨機觸動的無窮靈感。進入80年代,年過花甲的張志公多次踏出國門,依然可以用標準流利的外語與各國學者展開深入交流,這是同輩乃至許多后輩學人不可企及的。

  張志公的大學時代正值抗戰(zhàn)危局,國勢飄零,他那張大學文憑也來得極其不易。先是轉系,后是被中央大學強制休學,之后三年從軍赴云南抗日前線,退職后再度考上金陵大學外語系,兩年之后獲準畢業(yè)。即使在畢業(yè)前夕,也險些突生事端。由于校方和他自己的疏忽,還有3個學分的“基礎國文”課未修滿,按規(guī)定要推遲畢業(yè)。他不服,向校務會議寫了一封申訴信。這封信被所有與會人員傳閱,最后一致認為文章寫得理直氣壯而出言得體,不越份,僅此一項即可抵得3個“基礎國文”的學分。替他仗義執(zhí)言的還有一個重要人物,即著名語言學家呂叔湘,當時受聘于金陵大學。他說,張志公用英語寫成了優(yōu)秀畢業(yè)論文《<文心雕龍>所見的中國文學傳統(tǒng)》,而一般非中文系學生即使修滿9個學分估計還未必能讀懂《文心雕龍》,所以應予免修。張志公這個論文選題曾經難倒金大外語系,找不到一個中西兼通的導師來指導他。后來總算找到了,就是呂叔湘。從那時候起,這對師生就開始了將近半個世紀的學術交往。

  一直到1950年赴北京工作前,張志公的學術生涯還沒有完全展開。但他的人生閱歷已不可謂不多彩。除去大學生活的曲折坎坷,三年從軍抗日也是險象環(huán)生,“那可是不折不扣的在槍林彈雨之下,混戰(zhàn)之中,東沖西撞,拎著腦袋闖過來的?!保◤堉竟允觯┊厴I(yè)之后,他又輾轉任教于金陵大學、海南大學、香港華僑大學(后來的香港中文大學),從事外語教學。這些豐富經歷對于一個30歲剛出頭的青年人來說,影響是終生的。后來很多人回憶張志公,都由衷地欽佩他極擅處理人際關系,處變不驚,人情通達。不少人分析這與他青年時代閱世的豐富相關,我認為不無道理。

 ?。ǘ┤?/p>

  1950年底,剛剛從上海遷往北京的開明書店(后合并成為中國青年出版社),走進一位身材頎長、風采翩翩的青年。這是從香港毅然回歸祖國的張志公,他由老師呂叔湘推介,進入開明書店任編輯,也從這里開始了自己的學術生涯。有人評價說,張志公在漢語語言學界一共掄了“三斧子”,其中兩斧子是50年代掄出來的。第一斧子就是初進開明不久的《語文學習》雜志。

  由于過去近百年的戰(zhàn)亂頻仍,剛剛解放的中國百廢待興,其中包括語言文字。正如秦統(tǒng)一六國后,要立即著手實施“書同文,車同軌”,一個統(tǒng)一的國家擁有規(guī)范、整飭的書寫和語言環(huán)境,對于維護社會的安定和有序意義非凡。1951年6月,《人民日報》發(fā)表了經毛澤東親自定稿的社論《正確使用祖國語言,為語言的純潔和健康而斗爭》,號召全國人民共同來學習、掌握漢語的規(guī)律,并將其上升到政治覺悟的高度。在當時的社會政治氛圍下,這個號召很快就掀起了全國性的語法、修辭、邏輯學習熱潮。開明書店也立即決定創(chuàng)辦《語文學習》雜志,由33歲的張志公任主編。

  “志公沒編過刊物,他卻不慌不忙,每天中午拉兩三位同事,當然少不了我,去到南小街口子上的小酒鋪喝酒?!蠹铱恐聘咨w,借著酒興,你一言我一 語,幾個中午下來,《語文學習》的編輯方針就有了;該設哪個講座,該辟哪個專欄,都有了眉目”。

  根據葉至善先生的回憶,約莫一個來月,沒有編委會,也沒有召開座談會,《語文學習》的創(chuàng)刊號就出籠了,初印10萬冊售光,又重印了兩次??镏赜∈欠浅:币姷模枨罅看笫且环矫?,雜志辦得對人胃口才是最關鍵。至1960年《語文學習》因紙張供應緊張而??瑥堉竟骶幋丝?年,共出刊105期,發(fā)行量逐年增加,最高曾達30萬冊。由于刊物內容實在,生動活潑,不僅滿足了普通讀者,一些投稿者也由此被張志公發(fā)現(xiàn)、扶持從而成長為專業(yè)語言學者,如李行健、徐樞等人。以此為平臺,張志公也培養(yǎng)和團結了一大批中青年學者,并逐步成為他們中的領軍人物。

  至于第二斧子,與此緊密相關。在上述《人民日報》那篇社論中曾提到,“我們的學校無論小學、中學或大學都沒有正式的、內容完備的語法課程”,正是以此為引子,將中學《語文》科分設《漢語》《文學》兩科,很快被提上議事日程。據說此事還上到了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可見其來頭。人民教育出版社被責成負責編制兩科的大綱和教材,一批文學和語言學工作者也由此組織起來。經呂叔湘先生的建議,張志公于1955年正式調入人民教育出版社任漢語編輯室主任,主持《漢語》科的相關工作。時年,他37歲。

  讓年輕的張志公來負責這件大事,呂叔湘說了一個理由,“從主編《語文學習》來看,他善于把學術問題寫得通俗易懂”。的確,在主編刊物的數(shù)年中,張志公就撰寫了一批專欄學術文章,集中闡述了自己在漢語語法、修辭等問題上的研究成果。1953年,這些文章分別集結為《漢語語法常識》《修辭概要》兩書,由中國青年出版社出版?!缎揶o概要》是新中國成立后最早誕生的修辭學專著之一,“在普及修辭知識、推動修辭學面向大眾方面是起過積極作用的”。而《漢語語法常識》是張志公研究教學語法的早期代表作,是一部力圖普及漢語語法的書,也是一部很見研究功力的學術著作。這部書出版后很受歡迎,幾乎五十年代的語法學習者(包括很多青年學者、教師)都人手一冊,50年代末還被翻譯傳播到了日本。張志公在80年代訪問日本時,所見到的日本漢語學者都從藏書中抽出一本發(fā)黃的《漢語語法常識》,說“我們這一代治漢語的,都是這本書出身,我敢講,是人手一冊,都像這樣珍藏著”。

  這些影響廣泛的著作,使張志公成為當時全國有名的漢語語法專家,盡管他還很年輕。但他接下來要承擔的這個活卻著實是個燙手的山芋,有人也稱作“是一項難度極大,幾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務”。我對漢語言和語法學是十足的門外漢,不知道是否能夠交代清楚,嘗試為之。

  為中學生編寫《漢語》教材,這是前無古人的第一次。教材中大部分要講語法知識,這就需要先確定一套適用于中學教學的語法系統(tǒng)。如果說學術界已經有了一套公認規(guī)范的系統(tǒng),拿來簡化改造一下即可,但恰恰沒有。理論語法是一件“舶來品”,是西方學界立足“科學化”來分析各種語言現(xiàn)象,試圖探求其條理清晰的規(guī)律而發(fā)展起來的一門學問。隨著19世紀末,“西學東漸”使一批西方業(yè)已成熟的語言理論進入中國,人們開始對數(shù)千年歷史的漢語言進行“科學”的探索和研究。如果說用“門綱科目屬種”來分類中國的動植物,用地質地貌類型術語來描述中國大好河山,這些西方科學規(guī)范是完全適用的。但西方語法理論對于漢語,是需要經受“水土不服”的,因為兩者賴以生存的文化土壤差別太大。

  20世紀的前半葉,一批受過西方語法訓練的中國學者懷著極大的科學熱忱,針對漢語言語法規(guī)律進行了認真的探索和研究。但正如上述“水土不服”等多種因素,這些研究成果分歧很大。直到50年代初,師范院校通用的是黎錦熙的語法體系,綜合大學講授的既有黎錦熙語法體系,也有王力和呂叔湘的語法體系。除此三大體系,還有趙元任體系及蘇聯(lián)傳來的俄語語法體系也很有影響。各派分立在學術發(fā)展中,在大學教育中都是可接受的,但在中學基礎教育里卻必須有一個簡單明了、說法一致的依據(為區(qū)別理論語法,我們稱之為“教學語法”)??墒聦嵣希鞣N體系不盡相同,使用的術語也差異很大,要在短時間內擬定一個各派都能接受的體系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但“初出茅廬”的張志公硬是做到了。在語法學界前輩和中學語文教師的支持下,經過反復討論、修改、試教、審定,在三年時間內,一部《暫擬漢語教學語法系統(tǒng)》在他的主持下定稿了。這部《暫擬系統(tǒng)》最大可能的博采眾長、融合吸納各家體系的優(yōu)點,并在不少方面有所創(chuàng)新,自成一個適合于中學教學的新體系。在后來的實踐中表明,這種兼容各家成果、求同存異的做法是得到了當時絕大多數(shù)語法學者和廣大教師同意的,在中學語法教學中取得了顯著成效。學界公認的評價是,這部《暫擬系統(tǒng)》是對過去半個世紀漢語傳統(tǒng)語法研究的最好總結,在很長一段時間內事實上成為了語法學界的“共同綱領”,在漢語語法歷史上具有里程碑的價值。

  善于在眾說紛紜、雜亂如麻的環(huán)境中,清理出一條大家都可以接受的道路,這是張志公掄“這一斧子”的過程中給大家留下的深刻印象。這不僅需要勇氣,也需要深厚的學養(yǎng)、無比清晰的思路和真正的自信。事實上,他應該是有這份自信的。在他1953年那本成名作《漢語語法常識》中,就已經表現(xiàn)出這種學術取向和駕馭能力,實際上已經為綜合各家語法體系,擬定一個共同綱領打下了基礎。語言學界前輩周祖謨評價這部書:

  “這本書的意圖顯然是指導讀者-尤其是初學語法的讀者-在目前眾說紛紜的情況下揀一條折衷的、比較平坦的道路走,不使讀者由于學習語法摸不著門徑而對語法產生厭倦甚至畏懼的心理?!?/p>

  50年代掄出來的這兩斧子,尤其是《暫擬系統(tǒng)》的成功推出,使張志公在學術界和語文教育界都贏得了極高聲譽。老一輩語言學者深深信賴他,年輕一代學者又真心推崇他,視他為主心骨和領袖。一些朋友對他明說“大家佩服你,是由于你開頭的那兩斧子很像樣子”。

  張志公半開玩笑地解釋這句話,“這意思是:后一斧子就不像樣子了”

  既然已經用這樣的篇幅交代了前兩斧子,也就再費些筆墨說說第三斧子吧。事實上,這一斧子一直沒有真正掄出來,因為他要拋開西方外來語法理論而“獨辟蹊徑”──建立獨立的漢語語法體系。

  《暫擬系統(tǒng)》在中學語文教學中一直沿用到80年代中期,也暫時使語法學界擱置了爭議,有了一個各方都能接受的折衷說法。但它并沒有根本解決問題,正如語言學家胡明揚說的,“要綜合,要折衷,一方面是大家都能接受,另一方面是大家都不滿意,這也是無法回避的”。事實上,因為西方語法理論與漢語之間的天然“水土不服”,分歧沒有也不可能得到真正消解。當十年動亂終于結束,語言學界的研究空氣日益自由、活躍,西方的各種新式語法理論也隨著國門打開如潮般涌來,老少學者們對于沿用了近30年的《暫擬系統(tǒng)》不滿和分歧就越來越激烈。

  1981年-1984年,年過花甲的張志公再次領銜主持修訂《暫擬系統(tǒng)》,經過六次廣泛征求意見,六次修改,最后形成《中學教學語法系統(tǒng)提要》(簡稱《提要》)。應該說,《提要》比《暫擬系統(tǒng)》有了很大變化,并且在更大程度上吸收了中西方學界的新近研究成果。但意想不到的是,在實際推行過程中,由于《提要》的變動太大,基層教師難以從原有的模式中轉變過來,一時抵制聲音很高。而且語法知識和語言運用實際之間的脫節(jié)愈發(fā)明顯,語法教育成為中學語文課的一個難見成效的“雞肋”。80年代以來,語法教育開始陷入低潮,在中學語文教學中的分量也逐年式微。

  這是晚年的張志公很感痛苦的一點。他的痛苦不單單是《提要》沒有有效的促進語法教學,也是反思《提要》乃至《暫擬系統(tǒng)》本身對于漢語語言實際的指導意義。前面說了,這兩個教學語法系統(tǒng)都不是“重起爐灶”之物,而是融匯各家之成。盡管它們都具有很高的價值,但張志公知道它們都有根本的缺陷。他不止一次的對朋友和學生說,他認為漢語在根本上是不適應從印歐語系產生的西方語法框架和語言學理論,始終會存在著牽強難通的地方,應該有勇氣打破印歐語的語言框架,從中國文化背景和漢語的實際出發(fā),探索和建立漢語自己的語法體系。

  應該說,他要打破的是自1898年《馬氏文通》(馬建忠著)以來近一個世紀的語言研究模式,開創(chuàng)一個全新模式,要 “走自己的路”。這個龐大復雜的工程,憑借他個人力量、老病之軀,注定難以完成。盡管在最后的二十年張志公一直在嘗試著探索這條路并取得豐富的成就,在辭世之前還在規(guī)劃《張志公語法》(又名《張氏簡明語法》)一書的出版,但最終他沒能完成這“一斧子”?;蛟S,他留下的這個難題還需要一輩或者幾輩學人來完成。

  (三)最后二十年

  盡管“三斧子“的收尾略顯倉促,但我不得不盡早結束。因為張志公先生一生太精彩,不能讓讀者們陷進前面這些相對沉重、枯燥的學術問題中,而影響了閱讀的節(jié)奏。而且有關他的學術活動與觀點大家盡可去參考多卷本的《張志公文集》,不用擔心我這外行人傳歪了嘴。

  文革十年及其之前的幾年,張志公的學術活動和研究工作因為惡劣的政治形勢,大多無法正常開展了。這十幾年的日日夜夜,對張志公這樣一個正處于巔峰年齡的學者來說,浪費得叫人心疼。由此我們也就更好理解,為什么他的最后二十年總是處于一種“拼命三郎”的狀態(tài)。

  1977年,張志公即將邁過花甲。二十多年前初入人教社的翩翩才子,今已是兩鬢霜染、老態(tài)初顯。這時候的他,無論是年齡、成就還是聲望,已經是名副其實的“老專家”了。這一年,他上了北京香山,作為語法專家主持全國統(tǒng)編語文教科書(文革后首次統(tǒng)編人教版教材)的工作。在起草教學大綱的時候,他對中學語法教學的內容、方法和目的概括為六個字“精要、好懂、有用”,高度凝練,言簡意豐。他的人教社同事劉國正先生說,這是張志公頗為自得的“神來之筆”,是對文革前17年語法教學最簡要而中肯的總結,也是張志公自己語法教育思想的精髓所在。后來張志公生病住進醫(yī)院,當他審定即將付印的大綱校樣時,發(fā)現(xiàn)那六個字居然給刪了,原因是教育部主管教材的副部長浦通修說“沒有依據”。他鄭重地表示:“作為學術問題,我保留意見,并在學術場合還要繼續(xù)談、繼續(xù)寫”。副部長知道他是認真的堅持,就又改回了原樣。于是這個事情就廣泛傳開了,有贊嘆副部長作風民主的,也有說張志公敢于在“文革”余寒之下維護學術尊嚴的。一來二去,張志公的那“六字箴言”就被學術界盡人皆知了,盡管作為政府文件頒布的《教學大綱》始終沒有署上他的大名。

  最后的二十年,張志公依然在人民教育出版社工作,先后擔任分管外語(英語、日語、俄語)教材編寫的副總編輯、課程教材研究所學術委員等職務,為文革之后的基礎教育教材建設做出了很大貢獻。但是作為當時國內有數(shù)的幾位語法界權威之一和語文教育專家,他還將相當多的精力投入到大量的學術活動和社會活動中。因為,作為一代學術領袖,他的思想和言行,都影響著整個學界尤其是年輕學者們的信心和方向。

  1979年春夏之際,張志公完成了一次引人注目的南方巡回講演。本來最初是應安徽大學的邀請去講學、座談。但消息傳出,引起來聯(lián)動反應,常州、常熟、蘇州、上海、杭州、金華、無錫、揚州直至南京紛紛來人邀請,三個月就這樣一路且行且講,內容大都是圍繞語文教育、漢語言研究等范疇。后來有人總結這次巡回講演,意義并不止于學術思想的傳播更在于學術信心的重樹。此時“文革”余寒未消,中間雖經撥亂反正,知識分子不免“心有余悸”。一些民主黨派雖說名義上恢復活動,但事實上難以組織起來,連一個座談會很多人都不敢參加。而張志公作為北京來的民主黨派著名學者(系民進成員),能夠這樣到處演講,并且講話放得開,不拘束,這些南方的學者們漸漸相信撥亂反正中說的那些話了,也就逐漸放下了思想包袱。在這個特殊時期,張志公以他個人的感召力促進了學術的回歸。

  晚年張志公“拼老命”的一個重要體現(xiàn)就是風塵仆仆的講學歷程。只要身體狀況允許,他似乎總在全國各地進行教學調研,指導教學試驗,在大學開設選修課程,赴美國、日本、香港等地講學和考察,主持并參與國內各種學會的學術活動。他善于演講,也喜歡通過這種自由的交流形式,向研究同行和教學一線傳遞有價值的思想火花并獲得回應。從50年代初期主編《語文學習》開始,他從來不是一個枯坐書齋和沉醉理論研究的學者,而是強烈關注研究與實踐的密切結合。80年代的中國正迸發(fā)著如潮的求知熱情,張志公的演講受到各界人士的歡迎,學術界人士希望從他那里了解教育一線的動態(tài),廣大教師則迫切希望他給以理論上的點撥和啟迪。為了盡量滿足這些需求,張志公時時展現(xiàn)一副“拼命”的架勢。某年8月,他結束了四川成都的講學(之前已經連續(xù)多地講學),緊接著要赴重慶,那里已經有一千多教師集中起來等候他了。但直到臨行前也沒有買上火車票,有人建議電報通知重慶改期,張志公斷然說:“不能讓一千多人為我改日期,馬上去車站,就是買站票也要站到重慶”。大家只好陪著老人晃了整整一夜,好容易到了重慶。他不用早餐直接到會場開講,從9點至中午1點半,中間休息15分鐘,喝了一杯牛奶。中途無一人退場。

  著名語言學家王寧概括張志公的一生,集中在兩個字:溝通。她認為張志公溝通了語言學的各個門類,溝通了漢語界和外語界,溝通了高等教育的語言文字教學和基礎教育的語言教學,溝通了各個學派,還溝通了老中青三代人。在最后的二十年,張志公確實將這種“溝通”做到了極致。因為不到40歲就躋身于知名學者的行列,他在老、中、青幾代學者中都具有很強的號召力。80年代,葉圣陶、王力、呂叔湘、朱德熙、周祖謨、陸宗達等語言學前輩多垂垂老矣,新興一代學人卻有待成長,多年動亂造成了學術傳承的青黃不接,他們也都需要張志公這樣一個“橋梁”來過渡。

  80年代之后,張志公參與組織和任職的學會、社會團體眾多,由他親自組建并主持工作的就有北京語言學會、中國修辭學會、全國中學語文教學研究會等大型團體。這些組織所涉及人員、學科、地域構成都千差萬別,頭緒繁雜,張志公卻總能憑借超強的協(xié)調、組織能力和極大的耐心,穩(wěn)妥推進它們的運轉,化種種不利于無形和萌芽之中。有人回憶,在北京語言學會成立前夜,一位學者突然提出不愿擔任原定的職務。大會籌備人員被迫對已經裝訂好的文件進行修改,準備用墨涂掉這位先生的名字。張志公斟酌再三,決定連夜重新打印、重裝。他認為,涂改是會留下痕跡的,從反面看還能看出人名,這會讓人覺得他張志公與此人有什么過節(jié),不能一開始就讓人覺得學會存在著不團結的音符。他處事冷靜周全,盡可能地兼顧到方方面面的平衡。因為北京重要的教學和科研單位眾多,語言學者也格外集中,他常常開玩笑說:“北京山頭多,我是個沒有山頭的人,各個山頭和我之間,相互并無約束,也沒有顧忌。但正因如此,我更要注意各個山頭的關系,不能冷落或者偏向哪一個?!痹谒恼\意感召下,名家云集的北京語言學會多年氣氛和諧,學術活動異?;钴S。

  作為語言學家,也作為語文基礎教育專家,身兼兩任的張志公晚年還一直在營建一座溝通這兩種身份的“橋梁”。1996年,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了《漢語辭章學論集》,這是張志公自60年代以來逐步構思、完善起來的學術結晶。長期以來他一直在思考,一個中學生怎樣才能較快、較有成效地培養(yǎng)起理解與運用語言的能力?為什么大家都感到“語法難學,學了沒用”?因為語法學者是把語言的字詞、語句肢解分離,探索其內在規(guī)律,卻抽取了文字蘊含的思想。而人們學習語文卻是為了聽、說、讀、寫,為了能閱讀大塊的文章和書籍,表達復雜的思想和情感。這兩者之間一直是兩張皮,缺乏一個過渡性的東西,即張志公所命名的“辭章”,它是語句和思想得以結合的單位。為了讓人們充分理解這個想法,在不同的場合他舉了很多生動的比喻,就像力學和航空技術之間需要流體力學做橋梁,解剖學和繪畫之間需要藝用解剖學做橋梁,甚至小麥做成饅頭還需要面粉這個過渡階段?!皾h語辭章學”就是語言的基礎知識、基礎理論與培養(yǎng)聽說讀寫能力之間的橋梁性學科。這門學科突出強調可操作性,對于語文教材編寫者、廣大語文教師都大有可用之處,也為多年來舉步維艱的學校語法教育指出了一個比較明朗的前進方向,是晚年張志公頗為欣慰的一項成就。

  (四) 先生非酒人

  人教社同事劉國正在張志公生前曾贈詩曰:

  “豪飲傳天下,先生非酒人。一心為赤子,五卷著雄文。博采兼中外,精研析古今。笑看桃李盛,更釀百年春?!?/p>

  其中“先生非酒人”一句,后來被廣為傳誦。張志公一生好酒擅飲,這是圈內外皆知的。每次大會小會用餐,把盞言歡最晚離開餐廳的大多是他和三兩酒友。葉至善曾撰文《大酒缸》追憶他,兩位古稀老翁常常嘬酒聊天忘了時辰,飯店服務員收拾好別的桌子,都遠遠地“瞄著”他倆。張志公本就善談,如果趁著幾分酒興,則更是思維敏捷,縱橫捭闔,很多學術上的靈感往往都是在酒桌上閑聊產生的。但他一生勤奮嚴謹,從不因酒而耽誤正事更不沉湎于此。就如劉國正所說,他不是酒人,不過以酒為友,飲酒如談心,借以遣懷。酒,只是給他的生命添了一點瀟灑。

  先生好酒、好煙、好茶。到了晚年,又添了一件嗜好:糖果。現(xiàn)在的人教社同事回憶起他,依然可以描繪出一幅場景:身材頎長須發(fā)俱白的老先生,兜里隨時揣著一把花花綠綠的糖果,連作報告也不時要摸出一顆放進嘴里,神態(tài)悠哉。實話說,“煙酒糖茶”這四樣大都不利于老人健康。于是親友還有學生都勸他放棄這些不良嗜好。但他卻倚仗滔滔辯才,大談自己東方式的養(yǎng)身之道:這四樣東西單吃不行,但一塊吃卻是可以相生相克的,如果陡然戒掉了,反而會打破體內的平衡。勸的人,也大都無奈何地由他去了。想說服他,不是一般人可以做到的,因為他實在太能說了。

  張志公的口才卓絕,可以自如應付各種場合的口頭表達,如演講、報告、即席講話、辯論、主持會議或者閑談。幾乎有緣見過他開口的人,都會不惜一切溢美之詞來形容他的口才。與大多數(shù)長于著述而訥于言談的傳統(tǒng)學者不同,張志公十分在乎口頭表達對人的感染力。他常常引用西方叔本華的名言:“沒有一件事情比把一個普通的道理講的讓很多人不懂更容易;也沒有任何一件事情比把一個深刻的道理講得讓很多人都懂更難。”為此,他偏愛簡明、實用和通俗的文風和語風。呂叔湘稱他善于把學術問題寫得通俗易懂,而他更善于打比方來把深奧的道理說明白。比如在全國修辭學會的成立大會上,學者們對于修辭的研究對象、范圍爭論較大,很難達成一致。張志公主張不要急于確定對象和范圍,如同建公園,不要忙著修圍墻,而是對人們認為可能屬于公園的亭、臺、樓、閣、水榭、小橋、流水、花、草、樹、石都展開研究,在具體研究的基礎上,逐步明確起來哪些應屬于公園,否則圍墻修早了,容易把一些亭、閣劃在外面,再遷進來,就難了。一個巧妙得體的譬喻,讓大家都擱置了爭議而注重具體研究,事后多種研究成果也都證明他這番話的前瞻性。

  張志公常說修辭就是“運用語言的藝術”,而他駕馭語言確實達到了藝術的境界,聽其講話或者上課,都是一種難得的享受和豐收。通過“語言表達”這門綜合藝術,足以顯示他多方面的修養(yǎng)。某次參加一個重要的學術會議,張志公匆忙間把擬好的講話稿丟在家里了,卻憑著強聞博記和急智發(fā)揮做了一場高潮迭起的學術報告。會后,有雜志社去向他索要講稿,不料老先生手里只捏著一張列有幾點備忘的小紙條。他到大學給研究生講課,每次只帶一個小筆記本進課堂,卻從不翻開來看。數(shù)個小時的課侃侃而談一氣呵成,思路清晰,邏輯嚴密。他的“通才”特質也在講話中得到充分發(fā)揮。他學兼中西,涉獵廣博,不但精通英、法、俄、日等多種外語,還可以惟妙惟肖的模仿多種方言。因此,言談中方言外語、詩文戲曲、中外掌故、街頭巷語,他是信手拈來,恰到好處,聽者如行山陰道上,應接不暇。

  晚年張志公是學術界非常活躍的社會活動家。他良好的協(xié)調能力和語言表達藝術,常??梢曰飧鞣N學術紛爭甚至一些政治困境。90年代的北京語言學者們都記得一場“硝煙味十足的學術論辯”。1991年夏天,一個民間的學術團體沒有經過有關部門的認可,擅自向臺灣語言學界的一些學者發(fā)出了邀請函,要舉行兩岸首次漢字學術研討會。等到臺灣學者們申請入關被拒,矛盾上訴到政府上層時,就陷入了一個兩難困境。由于兩岸彼此隔絕已經40多年了,臺灣學者對于簡體字和拼音方案知之甚少,大都是持批評意見,此次前來名為學術研討,實有“討伐問罪”之勢。但是,如果能借此學術研討之機,讓臺灣學界人士了解更多的真實情況,也不失為一種很好的溝通和宣傳。最后,學術研討會還是被允許召開,但約定不涉及政治問題,而且要求張志公主持的北京語言學會來共同主辦。會議一召開,如眾人所料,雙方幾十位學者就開始唇槍舌戰(zhàn)、火藥味十足,很多已經不是學術探討而近乎吵架。每次陷入僵局,73歲高齡的張志公就站出來以半詼諧、半嚴肅的方式來引導會議的走向。比如,他說“你們推廣國語比我們推廣普通話的成績要好得多,這是客觀事實,我們必須承認;你們沒見過兵馬俑,沒見過編鐘,這也是客觀事實,你們也無法更不必否認。如果冷冷靜靜的客觀的說話,想吵也吵不起來。要是我非說我們推普比你們推廣國語成績好,你們非說臺灣有更大的兵馬俑,那不吵怎么辦。咱們都被人家叫做‘學者’‘專家’,可千萬別給我們炎黃子孫的‘學者’‘專家’抹黑,讓人家說我們開的是吵架會,連販夫走卒都不如。當然,請海峽彼岸的朋友不要誤會,我剛才的話,首先指的是他(指己方的一個吵得最厲害的年輕人)”。會場一陣哄笑,笑過后自然就不好意思吵了。一席話滴水不漏,包含著縝密的邏輯力量,客觀的立場,恰當?shù)钠┯?,嚴肅的告誡,輕松的調侃,不由人不服氣。幾天會議下來,兩岸學者們都覺得收獲頗多,也奠定了一個繼續(xù)探討溝通的學術氛圍。但為此殫精竭慮的張志公卻大病了一場。

  張志公一生勤于思考,不斷在喜悅和痛苦的交替中,尋求自我否定和超越。比如對于傳統(tǒng)語文教育方面的長期探索,幾十年中他前后著書四冊,分別命名為“初探”“再探”“再認識”,到《傳統(tǒng)語文教育教材論》,幾乎就是一串連綿跋涉的足跡。在對于“漢語辭章學”30年的思考中,他不斷修正自己的觀點,最初是把它作為一門語言、修辭、邏輯相結合的綜合性學科,后來又定義為“研究詩文寫作中運用語言的藝術之學”,最后歸結為“語言學的基礎知識、基礎理論和語言運用之間的過渡性橋梁性學科”。即使在與癌癥相抗爭的最后幾年,他的心里依然對語言學的發(fā)展和中學語文教學中許多問題念念不忘,希望有如過去那樣通過自己的思考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但身體健康和精力的與日俱下,他已經難以長期、系統(tǒng)地用腦,自信心也在減弱。他曾詢問來探病的同輩語言學者王寧,“你覺得我的腦子還清楚嗎?我總想找一些經常想問題的人來一塊聊語文教學,就怕自己已經在胡言亂語了。”于是,他常常焦躁不安,但又不停的苦苦思考,帶著自己強烈的使命感和責任感,在不斷的思考中直至告別這個世界。

  1997年5月,一代學術領袖張志公逝世。留下了著作等身的豐碩成就,也留下了未及出版的《張氏簡明語法》等諸多遺憾。

  自語獨白 

  勉力寫完上述這一萬多字,細讀一遍,方覺得遠不能概括先生一生。先生的學術成就有太多未能提及,先生的風度神采也未道出十之二三。非不愿也,力不能也,只能自愧無淵云之墨、嚴樂之筆。

  我所依據的資料,大都是來自《張志公先生紀念文集》(北京大學出版社,1998年11月版)。書中撰文懷念先生的,都是與先生生前有過接觸的各界人士。洋洋數(shù)十篇文字,從不同角度來回顧先生為人、為學、為道,堪稱完備。我之所以還想做這篇文章,正是想從一個與先生素昧平生(先生在世,我因淺陋不曾聞名)的后輩角度,來試圖對先生做一個全景描繪。以我的淺見,熟悉先生的親朋故舊固然最有資格回憶,因為他們親身領略過先生的不凡氣韻,但我可能也有自己的優(yōu)勢,因為遠離而少主觀,因為陌生而少顧忌。

  先生中西貫通的學問修為,或許在未來的人教社或者更大范圍的學界,都難有后繼。除了“一代通人”的“通”給我印象深刻之外,我還有一個強烈感覺,先生總在尋求一種“邊緣”狀態(tài)。因為其學問通博、見識清通,他擅長也樂于在不同領域之間尋找立足點。正如他30歲在大學教授外語的同時,開始了初步的語言學研究。他圍繞人類語言的發(fā)生和初期語言的發(fā)展這一課題,廣泛涉獵了人類學、考古學、地質學、社會學、心理學、生理學、比較解剖學等領域的著述,完成了一篇高水平的論文。那是上世紀40年代,“邊緣學科”“多學科”尚未被提及,張志公只是憑他天然的嗅覺和悟性,開啟了自己的學問之門。這注定他和所有的語言學者都走著不一樣的道路。他可以只做一個出色的語法理論家,但他偏偏要挪出大半個身子,站到理論與應用的結合部上,一生致力于語法知識的普及和實用化。他完全有資本做一個很西化、不斷搗騰洋貨的學者,因為憑借外語優(yōu)勢漢語學界難有人和他匹敵,但他偏偏要一而再、再而三地鉆到舊時科舉蒙學的故紙堆里,扒拉出一條條傳統(tǒng)語文教育蒙塵多年的“借鑒經驗”。

  他定義的修辭學是邊緣學科,他建立的漢語辭章學也是過渡性和橋梁性學科。他似乎從來不甘心居以某個領域的中心、深處,他總要時時來到常人無意駐足的交界點、分水嶺,在這里左右顧盼,以他滔滔的辯才為各行其道的人們指點出一片柳暗花明。

  這應該也是先生“通”的另外一種解釋。

作者:     責任編輯:張禹
Copyright 1996 - 2020 lengthl.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中國民主促進會
免責聲明 | 聯(lián)系我們 | 網站地圖 | 主編信箱
京ICP備05026319號 京公網安備11010502017823